您好, 请登录免费注册
客服热线:010-6598080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帮助中心
馆藏书画的原真性修复
发布时间:2017-06-01 来源: 云庐艺社 作者:孙力
  

基于对文化遗产保护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公共博物馆、美术馆的馆藏书画与私人书画藏品在修复理念上有着很大的差别。私人藏品的修复更多是追求艺术价值,将画心补配做到天衣无缝,全笔做到以假乱真的程度;馆藏书画的修复则是更注重书画原生信息的保留与保护,追求的是书画的原真性。

 

1   书画的原真性修复

1.1  何为“原真性”

“原真性”即保持现在的完整,恢复原来的真实。修复过程中由于需要补配画面缺失以及替换老化硬化的装裱材料,以继续支撑书画结构。这将不可避免的破坏原生信息,造成其真实性的降低,使修复后的书画难以达到百分之百的真实。补配或替换材料,要保持与原材料一致,最大程度恢复到原来的真实。

1.2  原真性修复应遵守的三个原则:

不改变原貌:最小干预、修旧如旧;不改变原材料属性:添补材料做到具有可识别性和可逆性;不改变原工艺:用淀粉浆糊进行粘接重裱。

 

2  原真性修复的目的

具体来说主要是针对书画本体做到以下三点:去除原本不属于书画的物质;去除病害,保证基体健康,提高收展功能;恢复完整,补配缺失的部分。

2.1  书画损坏的原因

造成书画损坏的原因是综合性的,很难做出单一的结论。对书画损坏机理的不同理解,将对书画修复所采取的措施和要达到的目标产生直接影响。

2.1.1  展挂与收卷形式:

中国书画有“展挂无框,收卷有轴”的特点,展挂与收卷形式是对基体材料有一定的要求。展挂的时候没有框,只能靠材料本身的平整性来支撑;在收卷的时候是把画卷到固定轴上,轴径的大小固定了书画的卷曲程度,更易造成基体材料的记忆老化,这就要求材料必须柔软并且具有韧性。

2.1.2  平整度:各种装裱材料的脱水收缩率不同和装裱工艺的差异会造成装裱后的材料间应力不同,并在书画装裱一段时间后会逐渐显现在书画的平整度上,是影响书画平整度的主要因素。书画的原真性修复使书画具有“展挂要平整,收卷要柔韧”的特点。

2.1.3  材料硬化:硬化使书画的柔韧性降低产生断裂,是书画健康的大敌。硬化原因包括,酸性老化、微生物、浆糊板结、装裱工艺等。

2.2  原真性修复的适度

古代书画流传至今普遍是经过装裱、揭裱、再揭裱反复多次,本身会留下一些历史上重裱甚至修改的信息,这些历史传承的信息对书画的鉴定研究尤为重要,应最大程度予以保留。对一些不属于书画本体的附着物,去除时不能过于强调观赏效果而过度修复,使本体遭受损伤。可能有一些我们今天还无法修复,只要对本体没有进一步损伤,可以保留。如一些霉斑,即使常规的清洗方法不能去除,也不能用过强的化学方法,以免伤害书画本体。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今天的修复要为明天更先进的技术留出空间,而不是妨碍未来的修复。

 

3  如何实现馆藏书画的原真性修复

技术支持是实现原真性修复目标的前提保障,仅依靠传统裱画、揭裱技术难以达到原真性修复的要求。以传统裱画工艺为主,结合现代科技,将传统技艺中一些不易操作、控制的难点用现代的新技术、新材料所替代,使之安全可控,这样才能达到原真性修复的目标。

3.1  传统书画修复

书画修复普遍是采用传统裱画技术,其主要工艺流程是“洗、揭、补、全”。“洗”不需多言,“揭”是将画心以外的材料全部去掉,“补”是将画心缺失的部分补配上,“全”是画意缺失的部位上全色接笔,最后进行重新装裱。这种传统技术虽然已相当成熟并证明是可行的,但是揭画重裱对原画真实性伤害很大,不属于原真性修复。再由于“揭画”操作,工艺复杂,明代周嘉胄在《装潢志》中也形容揭裱“逐渐耐烦致力于毫芒微渺间,有临渊履冰之危”。这要求从业人员要有长年经验的积累和高超的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局限了书画修复技术的发展。

3.2  技术创新

从古至今,裱画工艺是在不断地继承与发展中渐趋完善的。在实践中,技术创新是基于对传统工艺的深入理解,在不改变结果的前提下通过对传统工艺中的某些技术或工艺流程进行改进,不仅可以极大提高安全性,还可以降低技术难度。例如人们用手要提起一张打湿的宣纸,只有极少数经验丰富的技师才能做到。如果增加一个塑料薄膜附着在宣纸上,这样就很容易将湿宣纸移动而不破坏宣纸。在继承传统过程中一些现代技术的使用只是改善了操作的过程,并没有改变结果,使书画修复变得更容易控制、更安全。

3.3  科学规范

传统装裱技艺中的一个重要难点是:什么样的纸搭配什么样的浆糊才能达到理想状态。回答这个问题往往全凭操作者的经验和感觉,这显然是不妥的,因为只凭个人感觉是很难复制和推广的。这需要在具体的试验中找到答案,即在不同纸与不同浆糊中反复做试验,找出最佳的比例关系后去应用。传统工艺的科学规范化是指在不改变原来材料和结果的前提下用现代技术对工艺流程进行改进,使之规范化、标准化。例如打浆糊,传统工艺是用面粉经水洗出面筋、澄出淀粉,兑水加热打出浆糊。这其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浆糊质量。如果使用一种带有加热控温、搅拌调速、操作定时的功能设备,这样就能使打浆糊标准化。现在具有这样功能的设备在市场上很容易找到。

传统裱画工艺是书画修复的基础,传世书画之所以还能展示在我们面前,就是因为传统的装裱与修复是一脉相承的,是纸与水、浆糊的有机结合,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但是,传统工艺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大,这样就达不到完全安全。因此要对传统技术进行改进,使之科学化、规范化,在不影响结果的前提下融入现代的工艺、方法,使过程更安全。

 

4  实例介绍

 书画修复前的准备工作:要对结构、材料进行检测分析,制定出修复方案;做好各种应变预案;准备好各种设备、工具、材料等。

书画的原真性修复大致可分为三个过程,首先使原画的浆糊失去粘性,各种材料之间分散开;其次是清洗和处理这些材料;最后再用浆糊重新将原本材料组合。具体的修复工作可分为四个操作流程进行:负压清洗、表面添浆、原位揭裱、热压脱水。这四个流程是以传统揭裱工艺融合现代技术为基础,通过实践不断创新完善所总结出来的新技术。选取两个实例对原真性修复的操作流程作一下说明。

4.1  负压清洗

负压清洗是指在清洗时将书画置于减压箱上面,书画上下形成压差,上面的水被直接吸到减压箱内,水流垂直通过画面,不会外溢而造成相互污染。

负压清洗由清洗机完成,清洗机的不锈钢孔板上面要先铺上一层厚厚的透水纸。把画面喷水湿透后,画面附上一层化纤纸放在清洗机上,纯水从正面直接穿透画基体纤维,将污物带出。由于是负压,水不向四周扩散,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溶于水的物质随水流出,即使有颜料颗粒脱落也会被过滤在纤维中,不会被冲走。负压清洗分以下三种情况:

4.1.1  大面积清洗:用喷壶喷水,进行大面积清洗,压差不易过大,以水喷到画面形成薄薄的汪水层后缓慢地下沉为准。

4.1.2  局部清洗:用喷笔喷热水或细嘴壶浇热水进行局部清洗,主要去除一些霉斑、水垢等。

4.1.3  重点清洗:用蒸汽清洗机喷出的热蒸汽进行重点部位清洗。用这种方法可清洗一些难以去除的物质,只适合于小面积清洗。

比较难清洗的污渍可以交替使用热水清洗和热蒸汽清洗,在清洗前一定要先做试验,确保画面安全后再逐渐展开。处理好的画面要进行酸度检测。

 

4.2  表面添浆

表面添浆是在画面的正面添加浆糊进行粘接固定。修复书画所用粘接剂应是淀粉浆糊,这主要是由淀粉浆糊的可逆性和粘接强度所决定的。正是淀粉浆糊与水、宣纸的绝妙搭配才使中国画具备了可反复揭裱的特性。

4.2.1  制浆:淀粉糊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可逆吸水,在这一个阶段里利用淀粉的可逆性吸水进行淀粉提纯,去除淀粉制成中的添加剂残留;不可逆吸水,加热后淀粉颗粒大量的吸水膨胀,因为这一阶段的吸水是不可逆的,所以在操作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要充分搅拌;颗粒解体:淀粉颗粒继续吸水膨胀,直至解体,变成分子状态的浆糊。

4.2.2  选浆:用悬浮法精选浆糊经过滤后得到的是完全解体的糊化淀粉,属大分子胶体结构,可以透过宣纸,用来在正面添补浆糊加固画心与命纸。这种选浆方法得到的浆糊可以增加与纸纤维的接触面积,提高效率。因此可以减少用量,防止浆糊过量造成画面硬化。

4.2.3  添浆:在表面修补添浆过程中也有局部揭取画心的动作,但一般只是揭起一个角、一段边或断裂的部分两侧,而不进行大面积的揭取。在一些特殊的部位也可以采用加压或吸附的方法,目的是提高表面添浆加固效率。绢本书画在表面上了很多胶矾,绢丝之间的空隙被填满,浆糊中的淀粉颗粒很难透过,在表面添浆后,在下一步揭除覆背时对命纸进行添浆。

 

4.3  原位揭裱

原位揭裱是只将覆背、绫边、包首等材料在原位揭开,涂上浆糊再重新粘回去的工艺。

4.3.1  揭背纸:揭背纸要在透光台上进行,分两次揭,每次揭半面,这样可以原位粘回去。揭开背纸后先处理好画心与绫边的接口,补上浆糊,折裂处打折条,破损处也要补配上。做好修补后刷或喷上浆糊,原位贴回背纸。同样方法再做好另一面。在表面添浆不完全的部位可在揭起覆背后对命纸进行添浆。

4.3.2  清理画面:覆背贴回后,将画面翻上来,去除画面添浆后残留的浆糊。方法是用羊毛滚刷轻轻地刷,滚刷要边刷边冲洗,去除多余浆糊。

 

4.4  热压脱水

   书画修复过程中的脱水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各种材料脱水后会收缩,浆糊脱水后会固化,因此脱水和变形有着密切的关系。脱水有两种方法:上墙绷平和热压脱水。上墙绷平是水分自然蒸发,纤维脱水收缩使画面绷平,热压法是利用热压机进行加热快速脱水。北方的天气干燥,可将两种方法混合使用,即用热压法使淀粉浆糊固化,回湿后再上墙绷平。

4.4.1  一次脱水:修好的画先在案子上晾,待含水率为35%~40%时再用热压机脱水,使淀粉浆糊固化。热压机脱水要具备几个条件:含水率为35%~40%,不能高,而且要均匀一致;温度为70~80度,热量分布要均匀;时间为5~6分钟;压力要均匀。根据画幅大小与薄厚可在限度内调整

4.4.2  二次脱水:经热压干燥后的画浆糊已经固化,各镶口处的粘接力已得到了加强,再将画喷湿上墙绷平。

4.4.3  砑画:最后将绷平的画用砑石碾压,使纸张纤维疏松。操作时上蜡增加润滑,砑画用力要轻稳、均匀。

 

5  书画修复前后的检测

书画修复前、修复后都要进行检测,要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便于将前后检验的数据进行对比,这样能够有效的检验和评估修复效果。检测内容主要选定有以下几个方面:

5.1  影像拍摄:可视状态的记录,各种材料、病害的位置确定,破损程度的记录等;

5.2  X射线摄影:检测书画内部结构,各种颜料的分布、厚度,补配痕迹以及印章痕迹等;

5.3  高光谱分析:各种颜料的平面分布,霉斑显现,补配部分的区分等;

5.4  显微观察与成分分析:用视频显微镜、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进行观察与分析,内容有写印材料保存状况分析,装裱材料成分分析,细节观察等;

5.5  透光拍摄:在全湿情况下在透台上拍摄,记录原装裱和修复中以及修复后的内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