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先生和女士们,您们好!我叫邱锦仙,原在上海博物馆工作,从一九七二年十月份开始,专职搞修复装裱中国历代古书画工作,在工作期间,深受国内有名的苏帮和杨帮修复装裱高手徐茂康和华启明师傅等精心培养和耐心指教,我和同事们一起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几年后都能掌握,做历代书画传统修复装裱工作,如纸本和绢本的手卷、册页、立轴、横坡、镜片等不同款式的方法,在上海博物馆做裱画工作十五年,在一九八七年十月,有机会到达伦敦后,被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任教中国古书画艺术和佛教艺术的韦陀教授获悉推荐,被大英博物馆东方部主任罗森太太邀请,受聘于修复部工作。在一九九二年获得了长期工作的职位,至今已在此工作了二十九年,在工作期间,带教过许多来自世界各国的实习生,及四位正规的为大英博物馆工作的学生,前两位已离开,去其它博物馆工作了,现在带教的Valentina和Carol。在工作中我一直是用中国的传统方法,以上海博物馆的要求,修复和装裱中国历代古书画,常得到领导和同仁们的好评。二十九年来,在大英博物馆我修复和装裱了不少技术难度较高的绘画。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历代流传下来有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世界各国地方都收藏着中国宝贵的文物,像大英博物馆就是其中的一个地方。这里珍藏着许多各种各样的中国文物,特别是极其重要的“莫高窟”敦煌画、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及历代有名的绘画等等,这些绘画都是文化精品,在国际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它在世界上是学术者们搞研究及其重要的珍贵资料。
大英博物馆的领导和同事们都很尊重个信任我,凡需要我修复装裱的书画,操作的方案、装裱的款式和镶料的颜色,及尺寸的大小,基本上都由我决定。东方部和修复部领导们很支持我对古书画的修复和研究,我取得的成绩,是和领导们的关心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装裱修复艺术在中古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装潢和修复形式,历经沿革,名目繁多。中国的古代书画,大多数是画在绢本和纸本上,但无论是哪一种,我们装裱用的镶料都是耿绢和绫子,以画心的底色来相配镶料颜色,用单色素雅文静的颜色衬托出画心,托纸和复背纸用的都是棉料单宣纸,用的材料比较薄,用的浆糊很稀,画裱好后,卷起来比较柔软,中国书画装裱,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断改进。
今天讲一下,我修复过的几幅绘画。在1984年,韦陀教授在大英博物馆东方部工作,负责管理研究中国古书画,那时候他把敦煌画全部送到东方书画修复室来,这些画都卷团在一起,画面七零八落,乱成一团。当时一位英国裱画师Alf Crowley和韦陀教授经常合作,把卷团在一起的敦煌画都放开摆平,然后把相同类似的绢片放在一起,夹在纸板里面,需要修复的敦煌画碎片有四百余片。在2002年有美国“麦伦”基金会资助,他们希望把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敦煌画全部修复完毕,然后进电脑,可供世界各国人民和学者欣赏及研究。
大英博物馆的领导决定把这个工作交给我做,由于工作量大,于是修复部和东方部领导请我邀请上海博物馆的同事,裱画师诸品芳老师来与我一起合作工作。我们把每块碎片都是根据画意形状和绢的质地等,经过反复细致地研究,然后拼成一组,裱成一幅绘画,我们总共裱成了116件。在这其中,修复难度最大的一幅,是有37块碎片拼接而成的一幅敦煌佛教大画,颜色五颜六色,原来每片都已托过,需要重新把每片托纸揭掉,由于这画存放时间长久,画面上笼罩着一层灰尘,颜色有点灰暗,所以我们把每块碎片画,用清水先轻轻地飘洗一下,然后用毛巾吸干,在台子上放一张日本Rayon纸,把洗干净的画放在上面刷平,然后揭去托纸,在每一块画背面上再吸一张薄的Rayon纸,把画夹在中间,再把它们一起翻过来,拿去画面上吸的Rayon纸,等画晾干后,把每块碎片准确无误地拼接起来,然而用预先染好的颜色纸,把画托裱起来,由于此画面积太大,所以我们一半一半的做,最后再拼接起来,加托,修裱成一幅较为完整的大画,裱成后的尺寸是:长213公分,宽200公分。
我们裱好了每张敦煌画后,由专做西方镜片的David Green来量好尺寸后,帮裁好纸板,然后裱成西方式镜片,这样就便于保存和展出。遇到裱大画,裱画组全体同事就帮忙一起工作,经过三个半月来,我和小诸互相合作,尽心尽力地努力工作,终于把这项重要的修复工作顺利完成。
在2007年我修复了一幅明代名画家吴伟仕女凤凰绢本画,是在(1459年-1509年)时期的)。这幅画原来是日本装裱,画心有许多断裂和残缺,画绢很酥,疲破不堪,画心很大,是六尺大中堂。在修复之前,先要找到同样经纬丝的老补绢,检查一下画心上的颜色是否容易掉色,这幅画没问题。然后看画心的底色,接着染托纸,绢本的托纸颜色,一定要与画心的颜色差不多深,不能淡,如托纸淡过画心,就会露底,画心就会显得没精神,一切都准备好了,就可以裁去原来的镶裱材料,开始做画心了。我先把画放在裱画台上,画面向上,用排笔蘸上热水轻轻地洒上画心,然后用毛巾轻轻地把它吸干,像这样洗了三次,把画心洗干净后,用石花菜和淀粉浆糊调和起来的浆糊,刷在水油纸上,一张张的糊在画心正面,然后再把预先托好的三层宣纸托在水油纸上(水油纸和三层托纸都要大过画心),然后把画拿起来,擦干净台子,再把画翻过来,用糊扫刷平吸在裱画台上,小心地揭去复背纸和托纸,洗净旧浆,这样做对绢本画心很安全,经纬丝就不会移动。修复绢本画,我们现在采用的是刮磨细补法,等画心干后,就可以刮磨洞口,用清洁的浆水,用毛笔刷匀在洞口上,然后把补绢经纬丝对正,补在洞上,再刷上一层浆水,等干后,用马蹄刀刮平去掉多余的补绢,补洞完毕,再把画心从台子上起下来,裁正四方,把预先染好的颜色托纸裱在画心上,然后把糊在画面上的水油纸和宣纸潮上一点水,慢慢揭掉,待半干潮时,用手指轻轻地擦掉画面上糊水油纸的一点浆糊,等画心干后,再潮湿,然后把预先托好的二层宣纸,这二层宣纸要大过画心,潮湿后吸在画心背后,四边拍浆贴上板,画心干后,就可以调色,然后全颜色了。经过这样的修复操作过程,可以做到天衣无缝的效果。画心做好以后,按照画心的颜色和尺寸大小,来设计镶料。这幅画是大中堂,画心已很大很宽了,所以一色裱就可以了。我用的是耿绢做镶料,用宣纸托好耿绢后,染颜色,再裁镶。我用的颜色很素静,这样就把画心托出来了。因画心有很多断裂,所以在背后埑了许多条子,然后托了二层复背纸,复好画后贴上板。因旧画收缩性很大,所以贴在板上时间长一点比较好,容易平整,等画从板上起下来后,砑画,装上帖和下轴杆,穿绳子,封头和扎带,完成修复装裱工作。
在2009年,我修复装裱了一幅清代名画家禹之鼎人物花卉纸本画,是(1709年-1749年)这时期的。这幅画有许许多多残缺,尤其在石绿石青的地方,纸已经都烂掉了,画心上到处都是断裂,因为此画是熟纸,所以易断裂,疲破不堪,画心很大,是五尺中堂。在修复之前,先检查一下画心上的颜色是否有掉色?用棉花球蘸一点水,在各种颜色上试一下,结果石绿和石青颜色有点掉色,于是我用毛笔在易掉的颜色上刷点胶水,等颜色牢固后,然后看画心的质地和纹路,找到同样质地的纸张后,先用生豆浆水染纸,等干后,再染颜色做托纸,但纸本的托纸一定要淡于画心的底色。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就可以裁去旧装裱,开始做画心了。我先把画放在台子上,画面向上,因为此画有点颜色易掉,虽然上了胶水给它固定了,为了保险,就用一点点暖和的清水,用排笔蘸上水后,轻轻地洒上去,然后用毛巾轻轻地把它吸干,画心很脏,给它洗了四次。画心洗干净后,用干净的纸放在上面,把它卷起来,把台子擦干净后,再把预先裁好的日本Rayon纸,用水喷湿后,刷平在台子上,Rayon纸一定要大过画心,然后把画打开来,画心翻过来,刷平在Rayon纸上面,小心翼翼地把复背纸和托纸,一小块一小块揭去,由于此画又大又破,托纸很难揭,我和Valentina马不停蹄地揭了三天,揭干净后,在画心后面用排笔上浆水,把颜色纸托上去,再在破洞处用白色宣纸补洞,补好后,把Rayon纸和画心一起从台子上拿起来,翻过身后,把吸在画心上的Rayon纸轻轻地拿掉,然后在每个洞上,用干净的毛笔蘸上清水,洗净上面的浆糊,再把画心用棕扫刷平在台子上,在画心外面的出助上,四边刷上浆糊,贴上板,等干后起下来,四周裁齐,然后用小刀在每个洞口边上挑刮干净,把裁好的出助颜色纸镶在四边,再加托一层很薄的棉连纸加固画心,等干后,在每个洞口上全上豆浆水,等洞口干后,然后喷水潮匀画心,再贴在板上,等画心干后,就可以全颜色了。在残缺的地方,按照颜色和画意,我用各种不同的中国矿物颜料调和配色,小心地一笔笔全上去,有时要全七八次,把颜色全的与原来的一模一样。画心做好后,就准备设计镶料,因为这幅画已经很长很大了,再加上原来的书堂,所做一色裱已有3米长了,我用的是深米色耿绢做镶料,但颜色一定要淡过画心,这样素静的颜色就把画心衬托出来了。由于这幅画到处都是断裂,所以在后面埑了数不清的条子,密密麻麻,像面条一样那么多,然后托了二层复背纸,复好画后,贴上板,此画贴在板上有数个月后,起下来砑画,装上帖和下轴杆,穿绳子,封头和扎带,完成修复装裱工作。这幅立轴是在2010年大英博物馆办中国绘画展览会时作展品。在后面几次展览中,又展出了这幅绘画。
在2014-2015年,上海博物馆的三位裱画师:褚昊、黄瑛和孙骅,被邀请到大英博物馆来和我一起合作工作,修复了两幅明代绢本大中堂,是(1525年-1579年)时期的,画家张翀和任可吏。现在我讲的是其中的一幅,关于修复张翀这幅画的工作过程。此画名字叫《瑶池仙剧》,画的是八仙人物,画心到处都是断裂和残缺,画绢极酥,疲破不堪,画心很大,还有书堂,在修复之前,我找到了自己收藏的同时代同样经纬丝的老补绢,检查画心上的颜色没问题,接着染托纸,托纸的颜色很接近画心的底色,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开始做画心了。我和黄瑛先把画放在裱画台上,画面向上,用排笔蘸上热水轻轻地洒上画心,然后用毛巾轻轻地把它吸干,像这样洗了三次,把画心洗干净后,用预先过滤好的石花菜汁和淀粉浆糊调和起来的浆糊,刷在水油纸上,一张张的糊在画心正面,然后再把预先托好的三层宣纸托在水油纸上(水油纸和三层托纸都要大过画心),然后把画拿起来,擦干净台子,再把画翻过来,用糊扫刷平吸在裱画台上,接着就揭复背纸和托纸,此画浆糊很厚,画心又酥,特别难揭,我和黄瑛及学生们揭了一个星期才完成,并洗净旧浆,这样做法对绢本画心很安全,丝绢就不会移动。修复绢本画,我们一直在背后补洞,采用的刮磨细补法,等画心干后,就可以刮磨洞口,用清洁的厚浆水拿毛笔刷匀在洞口上,然后把补绢经纬丝对正,补在洞上,再刷上一层浆水,等干后,用马蹄刀或钢片刀刮平去掉多余的补绢,补洞完后,再把画心从台子上起下来,裁正四边,把预先染好的颜色纸和日本美浓皮纸裱在一起后,再托裱在画心上,四周托好出助,然后把画翻过来,再把糊在画面上的水油纸和宣纸潮上一点水,慢慢揭掉,待半干潮时,用手指轻轻地擦掉画面上糊水油纸的一点浆糊,等画心干后,再潮湿吸在二层宣纸上,然后贴上板,等干后,就可以全色了。经过这样的修复操作过程,补洞出可以做到比较完美的效果。画心做好以后,我再托裱修复了断裂、残破不堪的书堂。然后按照画心的颜色和尺寸大小,来设计镶料。这幅画是大中堂,画心已很长很宽了,所以一色裱很合适。我用的是耿绢做镶料,用宣纸托好耿绢后,染颜色,再裁镶,我用的是深米色的颜色,带点旧色,这样把画心托显出来了。因画心有许多断裂,所以在背后埑了数不清的条子。然后托了二层复背纸。复好画后,从台子上拿起来,放在毛毡上等它干,第二天再喷水潮湿刷平后,拍浆上板,旧画收缩性很大,所以贴在板上的时间长一点比较好,容易平整,等画从板上起下来后,砑装,这样就完成了修复装裱工作,这幅画是准备明年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陈列室开幕式作展品。
在2012年,我重裱了一幅元代画家盛懋的绢本《雪景图》立轴。在2013年重裱了一幅元代画家赵孟頫的绢本《双马图》立轴和明代画家朱邦的绢本大中堂《紫禁城》立轴,这两幅画,在2014年大英博物馆举办了中国明代永乐皇帝“盛世五十年”大型展览会时作展品,在同年,我与日本同事及学生们一起修复了中国最早的一幅绘画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装裱修复古书画这项工作,是一种特殊的技艺,书画墨妙必须经过历代装裱,才能便于收藏和欣赏,如已糟朽破碎,一经精心修复装裱,则犹如枯木逢春,一些珍贵书面文物因此才得以保存下来,不致淹没失传,使沉睡在库房几十年的珍贵文物,重见天日,大放异彩,可让世界各国人民参观和欣赏,一饱眼福。装裱艺术在中国文化事业中及在世界上是一个不可忽视与缺少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作为文物修复工作者,对待身患各种毛病的宝贵文物,不能不慎重对待,要努力做一个“妙手回春”的画郎中,并在世界上要后继有人,代代相传。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邱锦仙笔于
2016.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