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登录免费注册
客服热线:010-6598080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帮助中心
霍春阳
1946年出生于河北清苑县,196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至今。历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更多>>】
观点评论 全部观点

立足“形而上”寄情“形而中”——霍春阳绘画审美分析

时间:2017-03-22 04:36:47

霍春阳是能够以“天地宇宙之心”作画的人。这就使他的画作虽趋于“极简主义”,但由于真正懂得了“天地宇宙之心”,所以他的“极简主义”的艺术,既可以是一种艺术流派,也可以指向一种人生态度或生活方式,这是他的绘画“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具体体现。

《说文》释“天”,曰:“至高无上”。此外,“天”也指自然所生成的事物或自然规律,如“天道”。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中的“与天不老”就有此意,以此引申,“天地”则特指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所载“天地山川”,清·黄宗羲《原君》所载“天地之闻”,乃是此意。至于“宇宙”,在中国古代,也是特殊解释,《三苍》载:“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日宙。”这种天地宇宙之心,古往今来,大学问家言谈中多有所见。张衡《东京赋》中有“威振八寓”之句,注日:“所谓八寓,八方区宇也。”霍春阳的绘画创作,就是这样的“天地宇宙之心”中被显现出来的。

在霍春阳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物之“态”中,蕴涵着物之“理”;而物之“理”,既是“事”之道,也是技之“法”,还是人之“情”。一言以蔽之,霍春阳画作中的这些基本文化特征,既来源于中国文化中的“天地宇宙之心”,又来源于中国文化的元典精神中的“中和贯通”观。故其具体体现是,作为“形而下”之“器”的艺术形象之中,内蕴了极为充沛、饱满的“形而上”的文化精神——这就是宋明理中的“实事求是”的“是”。

《周易·系辞·下传》有句话曰:“古者包栖氏(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法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样的论述,表明“取象比类”的方法,是中国古人观照自然外物的一个学理渊源源远流长的传统。这是一种对自然外物进行高度总结、极尽概括,并且非常精确和完善地认识、把握自然外物的有效方法。从霍春阳画的《梅兰竹菊四条屏》、《劲节负秋霜》、《独立疏篱》等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一定是令自己的性灵、心志、气血、情感与山川大地的生命气息处干同律状态,并进入到“与道同春”的境界,而且,遵循着“人能求仁,则万物同春”的处事原则,才能够把画面画得如此宁静、深沉、活脱,而感人至深。

《庄子·杂篇·列御寇》载:“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有慎狷而达,有坚而缦,有缓而悍。故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之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征至,不肖人得矣。”据说,这是孔子说的话,庄子引而用之,所以基本上反映了庄子学派与儒家合流的观点。其意思是说,知人甚难,只有通过反复地观察、试探、考验,才能够辨明贤愚,故接触时间长了,才知道他是否忠诚、是否有礼节、是否有能力、是否有知识、是否有诚信、是否有仁爱、是否有气节、是否行为端正,以及是否好色,通过这九方面的考察,才能够辨别出好坏人。《庄子·杂篇·列御寇》中的这段话,比较适用于分析霍春阳的画作,其作品,虽是一些花卉竹石之属,但他是把它们当作人来画的一他是用了“比兴”而拟人的手法来画这些花卉竹石的。

从霍春阳的画作中常见的题材看,他对“忠诚”、“礼法”、“技能”、“修养”、“实在”、“仁爱”、“气节”、“端正”、“质朴”等等美德,是极为崇尚的。在他的画作中,这些与人的性情品格有关的美德,有些是以“形而上”的方式被表现在笔墨的纯粹的形式语言中,有些则是通过“形而下”的方式被表现在画面物象的造型形态中。所以,可以说霍春阳的画作是一种通过取象比类的方法在“形而中”的状态被创造出来的一这是霍春阳在具体的作画过程中,一方面,将上述《周易·系辞·下传》所说的“仰则观法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作为获得“形而上”的“道”“理”的途径;另一方面,则是他在具体的作画实践中,又使他所要表现的物象(如“梅、兰、竹、菊”)回到仰观俯察时的原点,使他所要表现的物象的文化内涵在“形而下”的造型形态中增殖。于是,原初的自然物象(如“梅、兰、竹、菊”)便自然而然会在原点增殖更新,并因此而有了“托物言志”意义上的人文内涵。譬如,自然界的梅、兰、竹、菊有其无拘无束的野逸的自然形态,但在上述“儒家”、“礼法”、“气节”等文化观念的渗透下,这些无拘无束的具体“道家”意味的野逸的梅、兰、竹、菊,就会在上述“原点更新”中,进入“以正为本”的崭新的“程式化”再造,从而使这些无束的野逸的梅、兰、竹、菊,在崭新的“程序化”再造中,得到审美价值的增殖。

总之,霍春阳是一位善于以“取象以类”的方法,使他的作品具有高尚人格精神渗透的画家,而这种“取象以类”的方法,要求人们在认识事物、表现事物的过程中,既把握其宏观之道与宏观之理,而又决不忽视以唯美的方式表现事物的各方面的“形而下”的造型形态。从霍春阳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他能够在一瞬间从时间(使笔运墨的行为过程)、空间(造型章法的具体显现)、方位(所绘对象的置陈布势)等诸方面“一下子”表现出他的所见、 适所觉、所思、所想;另一方面,则是他最终 一能够以“中庸”的态度,通过“形而中”的笔墨语言,使人在欣赏他的绘画时,进入到一种特定的由他创造的“净”、“静”之静,从而使欣赏者的心灵,得到高尚思想的洗涤并进而得到高尚情操的升华。


傅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