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登录免费注册
客服热线:010-6598080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帮助中心
吴悦石
1945年生,北京市人。画家王铸九、董寿平入室弟子。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国,寓居海外十余年,2000年回国。曾在北京、南京、哈尔滨、深圳等城市和美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画展 【更多>>】
观点评论 全部观点

远取其势 近取其质(下)——众家评说吴悦石

时间:2017-04-19 02:28:52

杜滋龄(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吴悦石先生对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传统绘画有深刻的理解,下过很大的功夫。他的画不管是人物、山水还是花鸟,都继承了传统绘画的精华。他的人物简练而又概括,用线非常老道;他的花鸟既有中国写意画概括的风格,又在笔墨上有他自己独特的东西。他确实是当今画坛的一位非常老道的名家,值得我们学习。

郭石夫(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

30年前悦石的展览我就来了,我们还在文化宫那照了相;30年后的又一次展览,让人产生很多感慨,世间一切都在变化,但艺术是永恒的。在这次展览上,我依然看到了他对艺术那颗初心,所以他的艺术是真诚的,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是中国的、传统的、文化的、精神的存在,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些东西。说实在的,中国因为发展的需要,一百多年来一直在向外国学习,确实学到了一些东西,但同时也丢掉了自己很多优秀的东西;现在国家富强了,提倡传统文化,提倡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一个民族的自信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的文化不是一种图解式的东西,它是人的品格、人的内心世界,人在宇宙之间和宇宙之间的和谐共处当中产生的那种内心的感悟,它是大文化,是包容宇宙精神的东西,所以它跟外国文化不一样。在今天,我们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安宁,我觉得更需要精神的华贵,所以这个文化的重要性就在于此,我们这一辈子的坚守也在于此,而不是名誉和地位。所以我今天到悦石这来看到这个展览,感到非常的高兴,我的朋友做出了这样的成绩、做出了这样的贡献,我们一生坚守的东西看到了成果。

汤立(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院研究员):

我觉得吴悦石先生这个展览办得非常成功。习近平主席提倡弘扬传统文化,文化要强国,在这个时候看到吴先生的展览我感到很振奋,因为吴先生是以中国传统为基础的,而且他的笔墨精神是一种正大气象,和我们时代精神是合拍的。

我对吴先生的作品比较熟悉,这次看了以后,我感觉从书法到绘画全方位地体会到他的修养,感受非常深。我形容他的艺术风格就像湖南菜,非常老辣,笔墨功夫达到这样的境界是非常难的。在弘扬传统上我们要向他学习,因为中国的写意精神就是笔墨精神,在当代西方艺术强势侵入之际,这个笔墨精神就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中流砥柱,而吴悦石先生在这点上起到了楷模的作用。

 赵长青(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我觉得吴先生书法是他各门艺术的根基,他的绘画里面能找到书法的影子,能找到书法的功力。他画文人画,文人画最重要的特点是淡定、空灵、潇洒,这里面书法艺术起到很大作用。

吴悦石先生的文人画成就相当高,这么多的学生,这么多的追随者,他带出来一个画风,这个画风里面你就能看出书法来。他是一位集大成者,他把绘画、书法、美学理论以及收藏鉴赏都集中于一身之上。我希望先生能够在这方面更好地传承,他现在带着很多学生,就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这一点我觉得他的贡献是很大的。

覃志强(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我认识吴老师很多年了,通过这次展览看到了吴老师深厚的绘画艺术和书法艺术的功底。实际上吴老师是功在画外,他对中国的国学研究得比较深,学习时间也比较长,理解得也比较深刻。那么他通过对国学的理解,再去运用到我们中国书画上,是非常难得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承中国文化传统,那么我们真正的中国文化传统是什么?实际上就是我们五千年的文化底蕴,这个底蕴是要靠我们代代相传的,吴老师就在传承中国文化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东西文化在中国现在这个社会中应该是共存的,怎样在共存的情况下发扬我们中国文化传统,最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讨,要通过自己的绘画和书法语言形式,更好地把中国文化的传统发扬光大。

 高润喜(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

这个展览标志着吴悦石先生今天取得的成就,同时也体现出他的谦虚和谨慎。吴先生现在的年龄,按中国传统的话叫年事已高,才开始全面地展示自己,从这点来说我们都应该学习。吴悦石先生于中国传统文化执着的追求,于国学、书法、绘画、诗词等全方位知识的承传,对今天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复兴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他的书画传统功力非常深厚,山水、花鸟、人物、书法以及画论他都有独到的见解。今天写意绘画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大部分人对于它本身应该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涵把握不够,多数停留于表面的书写。吴悦石先生指出不能那样做,应该踏踏实实把基本功练好,同时在思想上有一个提高。他说艺术家首先应该是个思想家,这点我非常认同,如果没有一定的思想境界,那么他就不可能在艺术上有所成就、有所贡献。

我觉得吴先生的绘画雄浑、大气;他的书法除了有传统的碑,还融合了很多笔法,形成他现在独有的风格,有一种锻铁之美,这在中国书法当中也是很高的境界。三十多年前我在中央美术学院上学的时候就认识吴悦石老师了,因为我们美术学院在王府井,吴老师那时候在北京画店工作,也就一条马路之隔,中国画系请他去那里给我们讲课,而且现场作画。但是后来吴老师去了国外,时间也不短,回来以后仍然坚持着他一如既往的追求,对传承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的精神这方面真的是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

李文亮(中国书画家艺术研究会理事):

吴先生在最近不长时间内创作非常多的新作品,而且有很多大画,与他三十年前的个展相比,这次展览在整体气象上有一个大的变化。

吴先生在国学、书画创作及鉴赏方面都特别通透。我们一生中把一个东西弄通都很不容易,而吴先生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各方面都打通,我觉得特别难能可贵。吴先生在中国画用笔用墨,包括对整个绘画气象的把控上特别突出,对绘画的泼辣劲儿、自恃劲儿特别值得我们学习,有的人大笔一挥显得很荒率,而吴先生有这种深厚的功力和修养,所以他的控制拿捏有度,这个特别不容易。

我们大家读画不是读表面的这几下,可以通过一张画看到它背后很多内在的东西,吴先生画面背后的东西之多之深,对后来者有很多启示。画画不只是纸面的技巧和功力,在纸面以外、绘画以外的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平时去滋养、去历练,去养成自己博大的胸怀,全方位的历练才能成就吴先生这样的高度。我祝贺吴先生身体健康,希望三十年后再做一个展览时,我们能够看到他更大的飞跃。

 洪潮(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悦石老先生是我们艺术中心非常德高望重的一位老师,他在绘画、书法、篆刻甚至是武术、国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今天的展览是以花鸟、山水、人物和书法为主,看了之后大开眼界,尤其是书法,在自由行笔的同时能看出传统的文化底蕴,实际上他不是在写字,他是写他个人的精神,写他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他的花鸟笔墨也非常浑厚、苍劲,他用笔痛快淋漓、挥洒自如,整个画面非常生动且充满张力。他的人物画也非常好,写出来的是一种精神,非常有味道,非常有趣味,特别是他的人物造型和当代人不一样,他把人物的精神放在了首要。我们读吴先生的书画时就是读他这个人,所谓“画如其人”“书如其人”,这方面吴老师表现得非常好。

 唐辉(荣宝斋出版社社长):

今天为吴先生这样一批雄浑、大气、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国画作品所震撼。这个展览是他近年来创作的一个较综合的总结,涵盖山水、人物、花卉、书法和印章,我觉得这个展览体现了吴先生在艺术上的追求,在人文上的追求。

看吴先生的作品不光是笔墨,刚才很多人都说吴先生的笔墨很雄强、很大气,也有白石晚年的自信,这是他的特色。但我觉得吴先生的作品更多的是让我们看到一些画外的东西,所以他的画就感觉很耐看,百看不厌,经常能看很长时间,这是中国画很独特的地方。吴先生是位学者,他通音律,通武学,又通美学,并且都做得很精。吴先生把艺术家的综合修为跟艺术表现完全统一起来,才形成这样别开生面的绘画风格。另外,吴先生游历广、见识多,广交朋友、善交朋友,身边都是一些重量级的文化人,他们相互切磋、相互提高。吴先生在中国传统书画上独树一帜,他创造的这样一种模式或者说这样一种文本,也是当代中国画坛可以去研究、借鉴的。

 孟庆占(文化部青年联合会美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今天参加吴老师的这个画展感到非常高兴,平时有好多画在画册里面经常看到,这一次看到原作,更加震撼。我有几点体会:第一,宽博大气,这可以说跟吴老师的为人有关系,有包容性,信手拈来却也笔笔精到;第二,坚守中国的传统,在吴老师的画当中可以看出其对国学的研究非常深,画中有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味道;第三,吴老师提携学生,并且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所学传授给晚辈,令我们非常地景仰。祝吴老师的画展成功。

刘墨(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我觉得在吴先生的身上,你可以看到传统型的中国画家是如何生活、如何创作以及如何思考的。从这个角度来讲,现在像他这么来创作、思考和表现的人非常少了。绘画从最初是技,或是艺,但它更多的是道。这几个字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是从技到艺,从艺到道,那是很远很远的距离。如果仅仅是从笔墨或题材方面来看吴先生的画,我觉得反倒把吴先生看小了。应该从大处、从高处、从深处、从他与文化传统的联络处来看,这样的话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吴悦石先生的绘画和他作品背后的精神。

有时候我和吴悦石先生聊天,他实际上时常会显得比较失落,或比较寂寞。但这种失落、这种寂寞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前状况的一种反应,所以他内心里面还是有一种忧患意识的,这种忧患意识也会成为一种动力,中国古代的圣贤实际上都是在忧患状态中才爆发出那种生命的创造力。所以我想如果能够在其画面里看到他的那种寂寞,看到他的那么一种忧伤,才能够碰触到吴悦石先生的艺术信条。今年七十岁的吴悦石先生,至少有了五十年笔墨的功力和笔墨的寻求,在前辈画家那么高的水平面前,或者说那么多的绘画风格、方法面前,他能够在大写意里走出自己的路来,是非常非常难的。我们可以想象到他付出的努力,但这种努力并不仅仅是笔墨的锤炼,更是他人生的锤炼,是他信条的锤炼,是他文化的锤炼。

  张公者(中华书画家杂志社副社长):

吴悦石先生的书画展今天在国子监开幕,这是中国当代书画界非常有价值的一个展览,吴先生本人在诗、书、画以及音乐、武术诸多领域都有非常深的研究和造诣。他能够把中国文化当中最精华的部分传承下来并集于一身,而且每一个领域都达到相当的高度,我认为是因为吴先生非常深厚的人文底蕴,才能够有今天的成就。中国绘画最重要的是笔墨,而这一点在吴先生的作品当中尤为突出,前辈当中吴昌硕、潘天寿有这样的高度,吴先生是传承了延续下来的。吴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前辈,能够来参加这个展览我感觉受益匪浅。

林维(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

吴老师笔下写心、写意,是一种很纯粹的中国传统语言、传统笔墨的东西,这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好的事情。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有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篆刻,很全面,也是他三十年来积累的一批精品,作品非常好,也受到画界普遍的好评,画展非常成功,祝贺吴老师。

云志功(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教师):

有幸参加吴悦石先生的展览,看完展览后,深切地感受到书画是同源的,因为在吴老师的画里面体会到一种书法的味道、金石的味道,这对我们也有一个好的启示和促进,对我们以后的教学都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