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登录免费注册
客服热线:010-6598080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帮助中心
何士扬
1952年10月生于北京。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 【更多>>】
观点评论 全部观点

由代际隔阂引致的市场无序——浅议当前国画生态

时间:2017-03-27 04:19:45

“国画生态”一词,泛指国画的生存环境和本体特性。

众所周知,百年来的国画生存环境是极为动荡的,它伴随着中国社会“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而不断演变。“五四”以降,在动荡不安的大背景下,国画历经了几场大的争论,几经兴废,一路坎坷。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当我国的文化和经济条件终于同步获得改善之时,国画生态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复杂状态。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一方面专业人士的代际隔阂伴随着多元化的学术语境不断生发出新的矛盾:另一方面纷繁芜杂的艺术品市场带着青涩的诱惑不断撩拨着国画从业者敏感的神经。应该说,当前的国画现状十分热闹却不令人满意。本文以为,要厘清当前纷繁的国画生态,必须先从经济逻辑上分析“市场无序”现象的学理缘由,进而向国画内在时序上寻找问题的根源。

 (一)经济逻辑与国画定价

当前国画业态最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是市场定价。水涨船高的国画拍卖,热烈而极富戏剧性的画家轶事。以扩大知名度、提高画价为核心的拍卖炒作由老及少不亦乐乎。近年来,随着市场潜力的不断被挖掘,年轻化趋势更加凸显。市场经济条件下,无序上涨的画价不禁引人思考,学术与市场的汇合如何才能各取所需、良性互动?如何才能获得满足市场需求和促进学术进步的历史蜕变?

必须认清的是,市场主体一定具有逐利性格,国画领域与所有艺术品一样都无可避免地受到“资本洪流”的冲击。理性的批评不能仅仅指责市场如何将它的逻辑强加在国画学理之上。因势利导,将货币力量与学术研究加以结合才是当下反思国画生态的重要线索。

那么,艺术市场的主体特征是什么呢?经济学研究将人们对艺术品的购买需求划分为:投资品与消费品两种。为投资而购买艺术品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获得购买后的市场增值;而消费品视角则更强调国画作为一种具有奢侈品特质的商品,它能满足购买者的各种需求(包括鉴赏需求、身份标识和财富效应等)。但是,无论是作为消费品的艺术品还是投资品的艺术品,它们都必须以定价为基础。作为艺术品的国画,其定价方式显然不能简单地由市场行为单方面决定,而必须经由市场根据学术领域对其价值的权威判断延伸而来,在此基础之上才进入市场的发挥空间。问题是,国画领域目前是否具有这样的权威主体,或者权威主体是否能够内生出优质的国画环境?这是建构良性国画市场的关键所在。

良性的文化艺术领域虽然排斥权力但却需要权威。在良好的生态中,国画领域权威不是人格化或组织化的,而是理性的、学术的和讨论的。

反观现实,国画领域随性而发的多元化趋势与日俱增,原有权威主体的话语权在这一背景下不断被弱化。从传统美术院校到艺术研究机构,从国家项目到全国美展。原有中国画语境下的权威主体虽然影响犹在,但却早已无法囊括全部影响全局。目前民众对美的需求不断膨胀,公认的评价体系却始终无法成形。在急功近利的鼓噪背景下,人们甚至找不到一个可以讨论的基准。如此景况,判别只能在瞎子摸象的条件下进行。

谈论评奖亦或机构的权威日益人格化这一倾向,对于市场而言是敏感的。在国画评奖和艺术品价值评价还处于隐秘性的当下。对评奖委员和机构首脑们的作品进行市场定价是难以客观的。影响他们学术回报的评价,往往根据其所处的地位和权力本身进行而非被创造的价值。

由此可见,从经济学的逻辑看,定价权威缺失的背后牵连着一系列艺术生态亟待厘清的问题。

此外,定价机制形成的本质,必然与国画自身的学术特性和文化价值紧密相关。遗憾的是,我们恰恰在如何评价国画的学术特性和文化价值上出现了隔阂。

(二)代际隔阂与学术语境

客观地看,代际隔阂和多元化审美已经构成了当代国画审美的基本语境,它是百年来国画生态动荡不安的产物,更是现代学院化教育的结果。

诚然,代际隔阂是社会演进中无法避免的现象。但是,急剧的社会变迁加上专业教育的极限,使得受教育者总体上缺少深厚的学术根基。在一种注重展览造势无视学术讨论的氛围下,知识结构的差异顺理成章地转变为学术语境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并无可避免地演化为坚持审美理想者之间的代际隔阂。

作为学院教育的一部分,西式的专业教育与传统的国画传习至今没有完成它的磨合期。中国画学从传统学理、文房器物、专业技法、装裱展示到品鉴收藏的五个环节,学院教育几乎只截取专业技法这一环节,并且一开始就以改良国画为己任。采用西方学理重构国画教学是当代学院教育的主要特色。大家不仅对以西式素描为审美基调的写生方式习以为常,更对“专业技法”以外的综合学问浑然无知。

由西画学理、劣质文具、西化技法、西式装潢和西式布展构成的当代“国画”业态,全面取代了由传统学理、精良文具、传统技法、中式裱装和中式品鉴和合一气的中国气象。

这一局面的改观发生在国力和民族自信心不断增强的近十几年。十几年来,优良的传统文化、传统习俗、传统手工开始得到人们的青睐。自发性的习古琴、品名茶、写毛笔、鉴古画甚至蔚为一时风尚,民族文化似乎呈现复兴的曙光。虽然人们说不清这股传统热和收藏热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还是人文演化的作用。但是,博物馆的展示开始变得丰富、高仿印刷不断推出历代名画是不争的事实。网络、视频、高铁、飞机等现代工具透过不同的方式服务国人,使他们大开眼界。国内、国外,上山、下海,人们在历尽了千山万水之后,开始懂得“择善而从之”的道理,开始发现还是老祖宗的文化能够触及人性的根本、老祖宗的艺术更加耐人寻味。专业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部分国画家开始主动扩展他们的基础,从古画真迹、高仿图册、视频资料和古籍文献中,细心品读他们的前辈们学习国画时没有条件看到的珍品。在度过了起初的兴奋期之后,他们依然坚持长期的补课和不断的熏修。慢慢地,传统学理开始在他们身上实现了隔代遗传。在他们眼里,笔墨纸砚开始超越器具的范畴,成为感悟学理和传承智慧的载体,成为学习和品鉴古画的依据。由西学理论打造的有色“眼镜”一旦脱落,他们便真正读懂了画论、理解了笔法、爱上了装裱、学会了品鉴。从此,他们照见了祖先的智慧,看到了传统的真相。

与此同时,百年的惯性还在延续,大量“国画家们”戴着西学“眼镜”而不自知,他们依然以素描作为国画的基础画他们的图画,依然以追求图像的新奇作为创新的目标。他们依然不想了解毛笔的原理,不想关心国画的本体特性。他们依然以学术的名义视传统为“民间”,以体制的傲慢藐视传统学理。

此外,在西学理论关照下的“国画家们”,更有视传统为配件、视制作和渲染为传统的。

难能可贵的是,大量年轻收藏家、艺术机构从业人员、画商和书画爱好者,他们出于各种原因,通过自习和不断的过手练就了很好的眼力。他们中许多人的国画品鉴能力远远超过了体制内的画家、批评家、甚至教授们。

由此,多元的语境带着社会转型时特有的青涩与鼓噪,由业内到市场,由学术场所到商业平台,在缺少规则没有底线的游戏中,不断以学术的名义上演令斯文扫地的悲剧。

以上种种,由于遵从传统学理、强调本体特性的国画研究取向,没能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现有国画生态又无法提供严肃的讨论氛围,有影响力的画家和理论家们如果依然固守各自的知识结构,无视新时代为我们提供的了解国画传统的新契机,一代人将愧对传统也愧对时代。当代国画品鉴所呈现出的传承错位和随性而发局面,将越发呈现明显的代际隔阂特征而难以获得改善。

从经济学的逻辑看,由代际隔阂引致的市场无序现象是导致当前国画生态弊端的根源所在。也就是说,改良国画生态的责任在国画领域内部而非市场。

 

何士扬